解螺旋公众号·陪伴你科研的第2766天
如此造假!
医生论文造假现状
让我们先关注一下医生论文造假现状。今年科技部公布的第一批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发布与6月8日,今天是12月4日,尚不足半年。不到半年就通报了12批235篇造假论文,这个数量想必瑞典政府甘拜下风。
9月份Nature报道:瑞典政府的反学术不端机构被2020年46起相关案件调查工作淹没,这是他们预期案件数量的3倍。
在近期的119起论文造假案件中,涉事的293人里只有20人被撤销职称,还有156人是取消一定年限晋升职务、职称资格的。医生选择论文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大家都懂的。
撤销学位的有9人,还有人被医院或大学限制考研考博,不过可能因为这部分的总人数过少,所以科技部未在的统计数据中展示。
能使用AI查论文造假?
小编注意到了一个比较特别的点:在通报最后科技部宣布“为加大对论文造假的查处力度,科技部还建立了主动发现机制,开发了智能工具,对近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开展监测分析,及时发现论文中的学术不端问题线索,交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依规调查处理。”
这个为建立的主动发现机制所开发的“智能工具”应当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AI,人工智能。虽然使用AI不是什么稀奇事,不过科技部选择走这步棋的确出乎意料。
实际上在科技部之前许多大型出版商都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智能工具来对抗学术不端。出版商Springer Nature 早在2015年就开发论文造假检测软件——最初级的AI。
在10月底爆出有骗子冒充客座编辑诈骗SCI杂志编辑部时,Elsevier 就表示它正在开发开源计算机化工具,从而实现计算机标记论文何时包含自动生成的了“学术论文”。Springer Nature 也表示,他们同样在开发人工智能工具,用于识别和防止故意操纵系统的情况。
AI检测学术不端,靠谱吗?
小编我有一个研究人工智能的朋友曾说过一句业内的大实话:“现有的人工智能都是人工智障。”
毕竟现阶段受限于科技发展水平,我们能研发出来的人工智能都是弱人工智能,也可以叫做人工弱智能,缩写人工弱✲,别名……都懂。以我们身边最常遇到的AI为例,他们基本是这样的:
常用社交平台、小说网站、某些网游的不良词汇检测AI对“不良”词汇做出屏蔽
靠在妈□□病床上→靠在妈妈的病床上
双手虎□□握→虎口交握
公✲→公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于医学人、科研狗更痛恨的论文查重系统则经常出现:通红的实验数据、专有名词跟参考文献。
是的,实验结果数据都能给标红,比如检测结果是含量3.3微克,3.3这个数字可以跟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石油研究里的3.3ml被检测为数据重复(小编当年的亲身经历)
所以基本可以肯定的是:科技部开发的这个智能工具可以对近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开展监测分析。但是分析结果中一定存在大量的“假阳性”,也会有大量的“假阴性”逃脱。但考虑到我国科研论文的体量,使用智能工具筛选出一批涉嫌学术不端的论文,再从“假阳性”中找出真正的造假论文是一个事半功倍的选择。小编也相信这个智能工具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不过,小编有看到部分媒体已经开始鼓吹科技部使用自己研发的智能工具在近期查处了119篇造假论文!
不是的!
早在11月初的通报刚出来的时候小编就曾怀疑过,地区如此集中,案件如此密集的发生,是不是因为端了一个论文工厂?
出现在近期发布的通报中虚假论文里,除了部分文章能与Elisabeth Bik去年挂出来的内容相印证,同时小编还发有一部分论文与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在10月初发布的撤稿特刊中的被撤稿论文重合。在该撤稿特刊中编辑写明了撤稿原因,论文标注的撤稿原因与科技部通告中所述的学术不端行为一致。
2022年国自然工具包重磅出炉,都给我领!
疲于临床…想花时间在科研上却找不到好的方法…
惊了!教人体解剖学的导师,边教边流泪,真是斯文扫地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